各成果主要完成人:
      现定于7月7日(周三)上午进行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集中汇报,汇报人应为成果第一完成人,汇报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 以内。
请各位汇报人在8:20之前将PPT拷入电脑,根据各自的汇报顺序,在汇报前10分钟左右进入会议室。
联系人:胡杨;联系电话:82765805。
                                                                                      教务处
 
 
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汇报安排表
                              汇报地点:行政楼1201         汇报开始时间:8点40分
 
  
   
    汇报 顺序  | 
    学院(部门)  | 
    成果名称  | 
     推荐   等级  | 
    汇报人  | 
   
   
    1  | 
    数学科学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数学课程群为例  | 
    特等奖  | 
    王纪辉  | 
   
   
    2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三融四步五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特等奖  | 
    宋朋  | 
   
   
    3  | 
    商学院  | 
    创建和实施“五层双轨递进”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双创”经管人才  | 
    特等奖  | 
    刘毅  | 
   
   
    4  | 
    商学院  | 
    人本发展视域下的商科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特等奖  | 
    安强身  | 
   
   
    5  | 
    政法学院  | 
    顶岗培养能力,基层塑造价值——行政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宁有才  | 
   
   
    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困境及其出路研究  | 
    特等奖  | 
    杨燕  | 
   
   
    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一流课程“四位一体六融合”模式培养材料工程多元化创新人才  | 
    特等奖  | 
    段广彬  | 
   
   
    8  | 
    化学化工学院  | 
    “新工科”与“立德树人”双视域下工程专业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周春华  | 
   
   
    9  | 
    化学化工学院  | 
    “产教融合”理念下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  | 
    罗川南  | 
   
   
    10  | 
    机械工程学院  | 
    面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研究  | 
    特等奖  | 
    陈乃建  | 
   
   
    11  | 
    机械工程学院  | 
    面向新工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  | 
    特等奖  | 
    李映君  | 
   
   
    12  | 
    土木建筑学院  | 
    “校政企行”合作驱动的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实践教学             | 
    特等奖  | 
    王林申           | 
   
   
    13  | 
    土木建筑学院  | 
    “一轴二环多基点”立体式建筑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特等奖  | 
    刘强  | 
   
   
    14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OBE理念下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张强  | 
   
   
    15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多方共赢、能力导向、通专融合”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 
    特等奖  | 
    马坤  | 
   
   
    16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以“学习环境论”为指导的环境微生物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特等奖  | 
    刘素  | 
   
   
    17  | 
    体育学院  | 
    基于“赛事驱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戴静  | 
   
   
    18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全层次·全学科·全过程”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 
    特等奖  | 
    张婷  | 
   
   
    19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三堂联动”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生物医药类专业为例  | 
    特等奖  | 
    王元秀  | 
   
   
    20  | 
    教师发展中心  | 
    “理念引领、专业导向、四轮驱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  | 
    张晓霞  | 
   
   
    21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一体两翼三式四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一等奖  | 
    谷瑞丽  | 
   
   
    22  | 
    数学科学学院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数学代数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刘春燕  | 
   
   
    23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基于课程思政的《量子力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 
    一等奖  | 
    王静  | 
   
   
    24  | 
    商学院  | 
    “互联网+”视域下基于商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五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 
    一等奖  | 
    张伟  | 
   
   
    25  | 
    外国语学院  | 
    综合院校英语师范生“二三四”式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高强  | 
   
   
    26  | 
    政法学院  | 
    基于OBE理念及师范专业认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优化创新研究  | 
    一等奖  | 
    朱梅莹  | 
   
   
    2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批判性思维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创新人才多元化专业课程互联培养模式研究  | 
    一等奖  | 
    任保胜  | 
   
   
    28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融三课三省”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丁广乾  | 
   
   
    29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驱三融三位一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韩士元  | 
   
   
    30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综合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  | 
    一等奖  | 
    王晓军  | 
   
   
    31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融合媒介背景下设计类专业摄影课程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 
    一等奖  | 
    徐园园  | 
   
   
    32  | 
    文化和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法提升研究——情景模拟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一等奖  | 
    张博  |